课文《孔孟论学习》原文

(1)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
(2)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
(3)学而不思则罔;思而不学则殆。

(4)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
(5)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
(6)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
(7)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
(8)受学重问,孰不顺成?

(9)诵《诗》读《书》,与古人居;读《书》诵《诗》,与古人谋。

(10)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,居之安,则资之深,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,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。

(11)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今夫奕之为数,小数也,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奕秋,通国之善奕者也。使奕秋诲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为是其智弗若与?曰:非然也。

(12)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

(13)尽信《书》,则不如无《书》。吾于《武成》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仁人无敌于天下,以至仁伐至不仁,而何其血之流杵也?